985、211、雙一流大學有哪些不同?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,以供參考,一起來看看吧!
1、985和211側重學校、雙一流側重學科
985、211學校側重于對學校整體素養(yǎng)的評定,而雙一流大學側重學科建設,二者的重點不同。
2、985和211存在交叉、雙一流不交叉
在我國985、211大學中存在著重復交叉的現(xiàn)象,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校既是985院校又是211院校,例如:浙江大學、南京大學等。
但雙一流則不會存在此類問題,會充分考慮不同學校的特點。有關人員表示想要實現(xiàn)雙一流的目標,就需要每所高校積極參與其中,煥發(fā)自己的活力。
3、985和211身份固化、雙一流并不固定
985、211高校的名單較為固定,在近些年,即使有很多高校不斷進展,也難以進入名單當中。
而“雙一流”的建設名單并不是固定的,會引入競爭機制,以每5年為一個建設周期,做到及時調整。
如何填報志愿1、看自己所在學校前幾屆畢業(yè)生被錄取情況
北京大學法學院孫老師認為,中學教育規(guī)律性很強,一所中學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也是相對穩(wěn)定的,一般情況下,不會浮現(xiàn)大的波動。所以考生在填報志愿時,應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學校前幾屆各分數(shù)段畢業(yè)生被錄取的情況,找到自己相對應的位置,選擇相關的學校和專業(yè)。
2、看學習水平、身體條件和家庭經濟狀況
考生本人的自身條件主要是指考生的學習水平、身體條件、家庭經濟狀況等。錄取的結果如何主要取決于考生的學習水平。因此考生在對自己的水平有了正確的估量后,要重點研究與自己水平相應的那一層次的院校志愿及專業(yè)志愿。此外,自己的身體條件也要考慮到填報志愿中,如果身體某一部分報考受限,所選志愿一定要與其避開。再者,考生家庭經濟狀況也要在填報志愿時予以考慮,家庭經濟狀況差的,應優(yōu)先選報不收費或少收費的學校及專業(yè),例如:民族、體育、師范、航海、軍事等院校或專業(yè),以減輕求學的經濟負擔。
3、看目標高校近幾年的錄取信息
第一,要確定范圍。全國有1000多所高校,即使是“211工程”院校也有近百所,考生們應把范圍由大到小,由面到點進行圈定。
第二,要把圈定的學校分出批次。如第一批是哪幾所,第二批是哪幾所。
第三,要深入了解這幾所學校的辦學實力、特色,國內國際影響、招生章程等。包括學校的師資力量、科研水平、學科專業(yè)設置、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的改革、收費情況,碩士點、博士點的多少,師生比例、考研比例、就業(yè)情況、就學環(huán)境、錄取政策、招不招非第一志愿考生、招收計劃數(shù)、分數(shù)級差是多少等。有些可以通過網(wǎng)上或電話進一步咨詢。
第四,要重點分析高校近幾年的錄取信息,形成志愿梯度。所謂志愿梯度,是指錄取分數(shù)不同的院校或同一所大學不同專業(yè)之間的差異程度,這是在多年辦學過程中自然形成的。固然,隨著投入的不同,院校的進展有所變化,同時,隨著就業(yè)市場的變化,同一專業(yè)在不同時期也有冷熱之差異。在填報志愿時,一定要把最為心儀、有把握的高校放在第一志愿,之后的志愿排序應是依次降低的,而不是并列關系,形成志愿梯度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4、看院校性質
是否為211、985院校。很多企業(yè)招聘時都會優(yōu)先考慮211、985院校的學生。
5、看院校歷史
歷史反映了一個院校的成立與進展,尤其是重點院校,其成立與進展都是有一定歷史緣由的。比如北京大學就是由京師大學堂進展來的。同時一個院校的前身也是很重要的,比如渤海大學,我們乍一看,看不出他的性質,如果我們知道其前身為錦州師范學院,會變得很明朗。
來源:高三網(wǎng)
能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,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“絆腳石”。這樣,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,相信通過985、211、雙一流大學有哪些不同這篇文章能幫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,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。